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农历癸巳蛇年九月初九

  • 京涛微博
  • 京涛微博
  • 京涛信
  • 后台管理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海纳讲堂 > 正文

【第61期】武警广州指挥学院张宁副教授专题报告会

(京涛讯)2月28日晚,武警广州指挥学院副教授张宁莅临我校《海纳讲堂》,以“当前我国反恐形势及应对”为主题开展了一场专题报告会,2015级军训团部分连队在我校明德楼报告厅一同聆听。

讲座伊始,张教授为全体学员普及了恐怖主义的定义,介绍了各个恐怖组织及其的恐怖活动内容,并就国内外打击恐怖主义的成果著重做了展示。对于普通民众来说,“反恐”总是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,但在张教授看来,“反恐”并不神秘,更不是危言耸听:近年来,国内外恐怖系列活动日益增多,从马里人质劫持事件到法国巴黎连环恐怖袭击,从北京金水桥到新疆拜城再到昆明火车站……“暴恐”事件迭出。

面对我国当前反恐的严峻形势,为保卫祖国边疆的安全,张教授曾主动请缨,参加西藏处突维稳战斗。他介绍:近年来,西藏的安全形势并不乐观,人们前往西藏都心存忧虑。在拉萨市区,每隔400米就设有一个由荷枪实弹的士兵组成的防暴分队,并且有装甲车和防暴车24小时巡逻。张教授强调:“街区400米的长度,完全在普通步枪的射程内,所以每一条街区都在武装部队的安全保卫之下。”

大学生在遭遇恐怖袭击时应如何应对呢?面对在座的同学,张教授提出了一些对策:一是在日常生活中,要留意紧急出口,计划好逃生路线;其次是要注意观察那些足够牢固,在需要时可以充当遮蔽物的大型物体的位置;在公共场合,要留意行为举止怪异的人,如有异常立即报警。假如真的遭到恐怖分子袭击,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开火力杀伤区并注意“移动逃脱”的技巧。离开火力区后,先检查自己是否受伤、再理清手中的资源并制定逃脱方案。“这些技巧在平时就得掌握好。恐怖袭击只是一瞬间,潜意识里就要有应对策略。”张教授如是说。

讲座最后,张教授告诫同学们,在遇到恐怖袭击时牢记16字:沉着冷静,设法自救,及时报警,勇敢战斗。“及时报警让社会知道,社会知道了,我们(武警官兵)就来了。”张教授发自内心的话,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。同时,他还鼓励正在军训的同学刻苦训练,以强健的体魄应对未来可能的突发情况。

讲座在张教授庄严的敬礼后结束。“反恐”其实与我们密切相关,社会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力量,一起构建,共同维护。

【人物简介】张宁,1977年11月出生,山东高密人,武警广州指挥学院副教授,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作战指挥专业硕士研究生。从军18年来,历任特种作战排班长,排长,中队长,武警院校教员,军级部机关作战参谋。撰写国家,省部级作战指挥论文20余篇,参与编写专著5部。2014年赴西藏武警部队进行援藏代职锻炼,任反恐大队副大队长,在那曲、日喀则地区参加处突维稳战斗10余次,有深厚的作战理论和丰富处突反恐实战经验。因功绩突出,荣立三等功,受到当地政府和部队嘉奖表彰。